【药品名称】
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二部
本品为薄膜衣片,除去包衣后显白色。
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,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水与电解质而发挥作用。降压作用机制尚不明,其利尿作用不能解释降压作用,因降压作用出现的剂量远小于利尿作用的剂量,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:刺激前列腺素PGE2和前列腺素PGI2的合成;减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,从而抑制血管收缩。本品降压时对心排血量、心率及心律影响小或无。长期用本品很少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。本药不影响血脂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。
口服吸收快而完全,生物利用度达93%,不受食物影响。血浆结合力为71~79%,也与血管平滑肌的弹性蛋白结合。口服后1~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。口服单剂后约24小时达高峰降压作用;多次给药约8~12周达高峰作用,作用维持8周。半衰期为14~18小时。在肝内代谢,产生19种代谢产物。约70%经肾排泄,其中7%为原形,23%经胃肠道排出。肾功能衰竭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改变。
用于治疗高血压。
成人常用量 口服,一次2.5mg(1片),每日1次。
比较轻而短暂,呈剂量相关。1、较少见的有:腹泻、头痛、食欲减低、失眠、反胃、直立性低血压。2、少见的有:皮疹、瘙痒等过敏反应;低血钠、低血钾、低氯性碱中毒。
对磺胺过敏者,严重肾功能不全,肝性脑病或严重肝功能不全,低钾血症。
尚未明确。
老年人对降压作用与电解质改变较敏感,且常有肾功能变化,应用本品须加注意。
1、本品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时利尿利钠作用减弱;2、本品与胺碘酮同用时由于血钾低而易致心律失常;3、本品与口服抗凝药同用时抗凝效应减弱;4、本品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本品的利钠作用减弱;5、本品与多巴胺同用时利尿作用增强;6、本品与其他种类降压药同用时降压作用增强;7、本品与拟交感药同用时降压作用减弱;8、本品与锂剂合用时可增加血锂浓度并出现过量的征象;9、与大剂量水杨酸盐合用时,已脱水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;10、与二甲双胍合用易出现乳酸酸中毒。
剂量达40mg即为治疗量的16倍未发现任何毒性作用。急性中毒的首要症状是水和电解质紊乱(低血压和低血钾症),临床上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恶心、呕吐、低血压、痉挛、易瞌睡、意识不清症状、多尿或少尿甚至无尿(低血容量所致)。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快速消除所摄入的药物,可采用洗胃和/或服用活性炭的方法,然后在专科中心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直至正常。
遮光,密封保存。
答:不建议随便换药,如果确实需要换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