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药品名称】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WS-170(X-153)-2000(1)-2014Z
本品为硬胶囊,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球形小丸。
本品为芳香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,具有镇痛、抗炎作用,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。
本品口服可在胃肠道快速和完全吸收,健康受试者单次服药200mg后3~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,Cmax为3.46±0.69ug/ml,本品在血浆中主要以原形药、羟化代谢物和相应的葡萄糖甘酸代谢物形式存在,本品与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为99%,约60%的药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从尿中排泄。
主要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椎炎、痛风、痛经等,也可用于关节扭伤、软组织损伤、骨折疼痛及术后疼痛等。
成人,用餐时口服。常用量为:每日1次,每次1粒。
1、胃肠道反应较常见。如胃部疼痛、不适、恶心、腹泻等;2、偶见过敏性皮炎,耳鸣、头晕、嗜睡、视力模糊等;3、极少见于血压升高、心律不齐、肝肾功能异常、胃肠道溃疡、出血、听力下降等。
1、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。2、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、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。3、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(CABG)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。4、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。5、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/出血,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/出血的患者。6、重度心力衰竭患者。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1、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副作用,并有致溃疡的危险。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;2、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,可降低本品的蛋白结合率,故禁与阿司匹林同用;3、与肝素、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,有增加出血的危险;4、与呋塞米同用,可使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;5、与维拉帕米、硝苯啶同用,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;6、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,同用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;7、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(包括口服降糖药)的作用;8、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,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;9、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,增加血液浓度,从而增加毒性,故禁与丙磺舒同用;10、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,增高其血药浓度,甚至可达中毒水平,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。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遮光,密封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