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房网商城 用药指导家庭常用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形成的

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形成的

2023-10-10|来源:药房网商城 药房网商城
慢性胆囊炎是如何引起的

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慢性病变,大多数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,少数患者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。慢性胆囊炎可以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,多发生在胆石症的基础上,一般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,发病原因主要是胆管梗阻、细菌感染和胆固醇代谢异常。

慢性胆囊炎的原因

1、梗阻因素,由于胆囊管或胆囊颈机械性梗阻、胆囊膨胀,充满浓缩的胆汁。其中高浓度的胆盐具有强烈的致炎作用,形成早期化学性炎症。之后继发细菌感染,造成胆囊化脓性感染,其中以胆囊结石造成居多,较大结石不易完全梗阻,多为机械性刺激,呈现慢性炎症。

2、感染因素,全身感染或局部病灶的病菌经血行、淋巴、胆道、肠道等途径侵入而造成胆囊炎,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。

3、代谢异常,由于胆固醇的代谢发生紊乱,导致胆固醇沉积于胆囊的内壁上,引起慢性炎症。

慢性胆囊炎的症状

1、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,有恶心、嗳气、反酸、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,右下肩胛区疼痛,进食高脂或油脂食物后症状加重。

2、慢性胆囊炎病程长,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的特点,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相同,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。

3、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,但无反跳痛,胆汁淤积患者可扪及胀大的胆囊,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可有肌紧张,体温正常或有低热,偶可出现黄疸。

慢性胆囊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

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,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急性发作病史,有70%-95%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。

1、胆囊结石:绝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。

2、感染:胆汁潴留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存在,包括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在内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间接侵袭胆囊壁导致慢性炎症改变。

3、化学因素:胆汁浓缩后的胆盐对胆囊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;当存在胆胰管汇合异常时,胰液反流至胆囊内,也可引起胆囊炎性改变。

4、其他:妊娠期性激素的改变、胃大部切除术导致迷走神经的切断等均可导致胆囊排空延迟,造成胆汁浓缩和胆囊的炎性改变。

参考资料:[1]刘文志,常庆勇.普通外科学 高级医师进阶.第1版[M].北京.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.2016.。

慢性胆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
慢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结石、寄生虫阻塞管腔,胆汁增加,感染,代谢因素等。

1、结石、寄生虫阻塞管腔: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,可容胆汁30-60ml,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,胆囊管长约3-4cm,直径2-3mm,胆囊管内黏膜又形成5-7个螺旋状皱襞,使得管腔较为狭小,这样很容易使胆石、寄生虫嵌入胆囊管。嵌入后,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,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、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,对胆囊黏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。

2、胆汁增加: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,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,由于胆囊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,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,胆囊壁血管因此受压导致胆囊缺血,抵抗力下降,细菌容易生长繁殖而发生胆囊炎。

3、感染:主要是肠源性细菌感染。肠道细菌可通过肠腔逆行入胆总管和胆囊,引起胆管炎和胆囊炎。寄生虫、病毒感染是少数慢性胆囊炎的病因。

4、代谢因素:某些原因导致胆汁酸代谢障碍时,胆盐长期刺激、胰腺反流可引发化学性慢性胆囊炎。

慢性胆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
慢性胆囊炎可能是胆结石引起的,也可能是感染、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。

1、胆结石:

胆结石会导致胆囊管反复梗阻,同时还会造成胆囊黏膜损伤,因此可能就会引起慢性胆囊炎。

2、感染:

包括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寄生虫感染,这些感染会导致胆囊以及胆管的损伤,因此也可能会引起慢性胆囊炎。

3、不良的饮食习惯:

如果经常吃一些油腻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,会增加胆汁胆固醇的饱和度,容易形成结石,因此就会增加发生慢性胆囊炎的风险。

另外,胆囊炎还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引起,比如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药物因素等,患者可以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,然后可以在平台药师指导下根据诱发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方法治疗。

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,保持营养均衡,适度锻炼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

以上就是“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形成的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可以帮助到您。如果需要服用药物,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,遵医嘱用药,若还有其他疑问,请咨询主治医生。

责任编辑:老张
联系客服
关注我们
微信扫一扫
查药更方便
关注微博
手机APP
手机查药比价
扫码下载
意见反馈
我的诊单
我的处方
返回顶层